close


   今天因為工作的需要在網上查一些資料時,發現這篇文…從嬰兒期到青少年期…看完之後,說實話,令我感慨萬千~我們活在現代是何等的不容易.對於長輩要尊敬,對於晚輩要小心翼翼~做人~真難~在政府學者單位呼籲我們保護孩童的心靈時,是否也該先建立一個讓我們家長心靈成長的空間.若家長都是???都不開心…我想孩子很難得到~~快樂~~


妳們說是吧!!!


 


~~~~~刺毛蟲ㄟ娘


 


~~~下面是文章,很用心的整理過,大家要看仔細囉~~~


 


孩子的心,我懂。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任兆璋 著


來自嬰兒時期的傷害


      一位成大女學生自殺,留下兩封遺書


寫給祖母


 


『我很孤單,找不到一個人可以讓我不再孤單,決定要走是因為活著對我而言,再也沒有意義.....』


孤單就是人和自己的內在脫節


【內在脫節】--感覺不到自己情緒裡的感受


寫給男朋友


『面對這樣的一分感情,我已經感到好累。我不要這樣的愛情,受不了這樣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的愛。』


感受只是一個感覺,並不是個事實


這樣的感覺的來源,發生在嬰、幼兒時期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沒有能力也沒有理智的,所有的就只有感受;


比方說剛誕生的嬰兒,本來在媽媽的子宮裡包得很緊、很溫暖,忽然間來到一個空空冷冷的空間裡,這個空間會讓他覺得很慌


 


 


 


 


 


 


 


媽媽不需要是大學畢業生


      嬰兒期是孩子學習信賴他人的開始


   小孩子一出生沒有理智,只有感受


    人在嬰兒期的飢餓經驗,到成年時就會形成【這個世界不值得我信賴】的感覺


   別人都不尊重我

   我怎麼努力都沒用

   時間到了沒有人來管我的需要

   我的生存受到了動搖

    若餵奶時間還沒到,就給孩子喝奶了


   這樣的愛就太多,就是「溺愛」

   小孩有需求,需要爸媽來照顧,哭就是發出訊號,這是孩子當時的工作

 

媽媽不需要是大學畢業生


      媽媽情緒的穩定對小孩十分重要


   孩子需要一個經常性的平衡


    媽媽自己有沒有信心,她和爸爸的關係好不好,她心臟跳動是不是很平穩,抱著孩子的時候,孩子感覺得到

    我們常認為小孩子不懂,所以我們愛講什麼話就講什麼話,其實即使只是一個嬰兒,我們也要好好地跟他講話,他的確是什麼也不懂,可是有一天他會全懂,不跟他講話就沒辦法刺激他學習

 

建立規範的關鍵時刻


       幼兒期 -- 9個月~3歲大


    在小孩3歲以前給他訂一個範圍,在範圍以外的就要說:「不」


    人要能跟自己說「不」,跟自己說不就是自制


    探索期 – 9個月~18個月


    這個階段小孩已經開始學習很多機能:


    會爬、會拿東西、會到處去看

    如果把他帶去廚房,他最喜歡翻翻鍋子,拉拉抽屜,什麼東西都拿出來玩一玩

    他很願意去認識周圍的東西,這些經驗變成他的一部份

    我們容許他探索,可是又怕他危險:


    給他一個範圍,只有在這個房間或這個房間的角落裡可以盡情的探索,而不容許他到其他房間以避免危險

    學習分離:


    小孩開始有主見,有欲望要照顧自己的主意來行事


人必須要有規範,而這個規範就是【自制】的開始,自制就是自我控制


 


 

容許孩子可以說「不」


      幼兒期 -- 9個月~3歲大


   學習分離的孩子需要講「不」


    他會經常跟你意見相左,這是很健康的


    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讓他自己去嘗試錯誤


    讓他照自己的意思去嘗試錯誤,並不是要他變成為所欲為的放任自己


聽話的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好孩子,可惜聽話的孩子也都是沒主見的孩子。當他進入社會,孩子會感到很慌、很亂。


 


 


與孩子分享人生的苦樂


      學前期=遊樂期:3~5


    在這個階段裡,我們需要經常跟孩子在一起,在跟他一起玩的當中,讓他去學習


    小孩子的扮家家酒就是在學習爸爸媽媽


    在扮家家酒的時候,他就要學習做很多決定,因此,容許孩子去玩是有其必要性


    說故事給他聽


    並不是真的拿一本故事來講,而是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


    經常和孩子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分享你的痛苦與喜樂


    例如:


   爸爸是醫生,爸爸要告訴兒子:

今天我好累喔!我看了好多的病人,真的是很累!但是今天爸爸看到一個小病人,爸爸的診斷很正確,然後他吃了爸爸開的藥,很快就好了,爸爸真的好高興!


 


 


以身心陪伴孩子獨立


      學前期=遊樂期:3~5


    如果父母從不跟孩子說故事,他們就不會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甚至無法經驗到父母的存在


    在學前期我們一定要自己陪孩子,讓孩子分享我們人生的高低起伏


    一個人之所以能獨立,並不是年齡到了自然就會獨立


    小孩從小就要媽媽的肯定,或者身邊照顧他的人給他適時的肯定


    媽媽要常讓他感覺到:「你是有能力的,媽媽不在你也可以自己做。」


    要小孩子獨立自主,我們就必須經常跟他在一起


    我們的「在」必須要身心靈的在


   小孩跟父母打招呼,父母的眼睛都沒有看孩子一眼,這個「在」等於不在

    我們做父母的就是孩子精神上最大的支柱


   我們必須去幫助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內在擁有很大的安定與肯定,才能夠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

有父母在旁邊真好


      小孩需要有人在他的旁邊,而不是替他做,而是有人在他的旁邊,他的注意力就會拉長


   學齡期的時候,很多媽媽說:


 他的作業寫錯了,我都替他用橡皮擦擦掉。


 


寶貝!沒關係,媽媽看你有在全心全意做功課,雖然有地方錯了,但是從錯中學到對,本來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其實這樣會害了孩子,他做錯了,要由他自己負責,讓他自己來擦。你也不需要每一題都給他訂正,讓他去給老師打幾個叉回來,他看到小朋友們都沒有叉,而自己打了很多叉,第二天他做功課就會不同。你只要在旁邊說:


 


 


 


有父母在旁邊真好


   教導孩子跟己的內在來往,這比教育小孩子考第一名還重要


    人需要能夠陪伴自己,跟自己的感受在一起;你可以好好的痛苦到底,你也可以放聲大叫:


我什麼都不做了


然後才能有力量再擔起來!

   小孩子需要大人在旁邊及時地給他讚美


小孩子的棒棒糖給弟弟妹妹舔了一舔,這樣的快感就減少了一些,因為甜味少了一點,可是接著來的是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讚美:


『啊!寶貝你會跟人家分享了,長大了,跟隔壁的大哥哥一樣大了。』小孩子就覺得自己很傲人。


 


 


孩子的戀父戀母期


      戀父戀母期


    小孩小第一個戀愛的對象是他的異性父母,小孩子很容易就製造一個三角關係:


    小男生要把爸爸推掉,去佔有媽媽;小女生也努力把媽媽推掉,想去佔有爸爸


    小孩在學前期,男生會去學習爸爸討好媽媽,女生會學習媽媽討好爸爸


    有些父母關係不好,小孩子就真的會代替爸爸來照顧媽媽,或者代替媽媽來照顧爸爸,這就是小孩子早期身份的認同


    有些爸爸沒有好好負起做父親的責任,有時候長女就會負起全家的責任,她就代替了媽媽爸爸來照顧全家,以至於全家就成了她的責任,她也沒有辦法好好的發展自己


 


考得好還要更好?


      中國人的父母經常在小孩子放學回家後,跟孩子對話:


今天上課有沒有不懂的地方?你今天上課有沒有發問?問了幾個問題?


 


 


你今天考了幾分啊?97喔!那還差3分!


 


 


n猶太人的父母在小孩下課回家時,問的是:


猶太人培養出的孩子,不但在技能上有很好的成就,人跟人的關係也發展的很好


 


 


 


 


 


 


考得好還要更好?


      在學齡期最重要的是--


    培養人跟人的關係


    良好的讀書習慣


    先把「我的」功課做好了之後再去玩,也就是負我自己的責任


   有沒有考一百分不重要,有沒有第一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小孩子有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進入學齡期,正好也可以考驗一下前面三個階段有沒有過得很好


    幼兒期沒通過,就沒有冒險的能力,小孩子進入學校會感到很害怕


    第一個關鍵是在3~6


    第二個關鍵是在18歲之前


 


服從的新標準:傾聽.分辨.做決定


      青春期--


   學著做個大人,學著自己做決定的時期


   服從的新標準:


傾聽爸媽講了一句話,要我去做某件事情


¢分辨自己必須加以分辨怎麼做對自己比較好


¢ 做決定決定要不要去做


     


乖孩子:


任何事都聽爸媽的話,若不出事情很運氣,若是出事情是非常嚴重的事。


 


他完全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完全看大人的眼色行事。


 


 


重生與創新做大人


      青少年期是重生與創新的時期--


    假定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他就可以從家庭中獨立出來,可以開始做大人


    讓他學習到:


    要做一個平衡的人,就是要能夠察覺自己的情緒


    感受是一個力量,這個力量通身體之後,才不會消耗自己的精力


    幫我們的孩子通過他過去沒有獲得安全感的部份,將來戀愛的對象要是無法給自己安全感時,自己可以坦然面對


    別人不給我做飯,我自己有力量可以馬上去買一個飯盒


    我們都很怕痛苦,在孩子青少年以前,我們必須讓孩子清楚的知道:


    人可以有痛苦


   痛苦時,我就默默地承受痛,就像生產過程一樣,若默默地在承受,你的身體會讓這個痛通過;假如你反抗那個痛,大叫大閙的,你的孩子也很難生出來

 


父母要做孩子的支柱


       青春期--


     孩子準備成為大人的重要翻身期


     孩子要跟權威分開,過去他經常為反抗而反抗,現在學習了傾聽、分辨和做決定


     在此之後,孩子需要快速確認自己將來所要擔當的社會角色和自我認同


     他在此時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哪些弱點


     這也要靠大人跟他一起生活,常常去肯定他的優點,接受他的弱點


       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面都有一個小小的受傷的我,這個受傷的我需要現在大大的我去陪伴


       當我們慌亂時,就是那個小時候受傷的我出來了,當他出來的時候,我們就很難跟我們的孩子相安無事


       對一個小小的嬰兒,不管他懂不懂,你都要跟他講話,並且最重要的是你的態度要穩定


       做父母的心情不是很好的時候,必須要自己先去陪伴自己,同時也必須注意到小孩子的發展,因為他一直在感受你的心態


人可以有優點、有缺點、有正面、有反面,兩面都要有,這是我們必須給孩子的觀念


 


 


他還小,但是感覺很靈敏


      小孩的感覺很靈敏,他們內心都有很深很深的感覺,他們很懂,可是說不出來


      溝通主要是提高人的價值,建立親密關係


    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內在,懂得自己的心情之後,才不會遷怒,或者找孩子的麻煩


    為了提高小孩子的自我價值,並且培養親子關係,就必須先認識我們自己的內在


孩子在外面做錯事情,回來又要被罰一次在外面被打一頓,回來還要再被打一頓


這樣的教育,對孩子沒有好處,最重要的我們要了解孩子:


你被打了,你的心情一定很受不了你覺得委屈!你覺得佷冤枉!孩子聽了這樣體諒的話就哭了,哭了以後,他被打的心情會化解,日後踫到同樣的情況,他便能有智慧來應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刺毛蟲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