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化解內心的舊檔案


      認識自己的內在:


   先認識感受


    感受和過去的經驗很有關係


   在夫妻關係中,有些做太太的跟自己的爸爸關係不好,因此與先生相處時,當先生對她大聲的時候,過去爸爸對她大聲的心情馬上就衝出來了

   過去的舊檔案不化解,會影響健康,影響自己跟孩子的關係

 

   我們對孩子的感受是什麼?


    我們心裡有種種的聲音,我們都沒有察覺到,這些聲音讓我們有了喜歡孩子或討厭孩子的感受


   孩子心裡會想:「你對待哥哥姐姐和對待我是不同,你總覺得我太小什麼都不懂。」或者「我是女生他是男生」這些他都會感覺到

感受沒有對錯之別


       感受沒有對與錯,也沒有道德與不道德的分別,感受學習而來,是從父母家人那裏學來的


    例如:看到今天好多事情要做,我心裡急,有人說很急是不對的,其實它沒有對錯 


       感受是從背景而來的


    有些孩子可能從小爸爸媽媽就容許他們做事可以慢一點;有些父母卻要他們快一點


    孩子也有不同的天性,我們要接納他們 


       小孩只有一個「很想要」的感受


    很多小孩子還子,他根本不懂什麼叫做偷人家東西,他不會分辨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因此,不要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給他加上罪名 


       害怕和高與在每個人身上都會很自然的發生,你無法讓它不發生


    有的人會說:「這麼小的事有什麼好害怕呢?」可是有的人就是會害怕 


感受沒有對錯之別


      不要把孩子看成是在搗亂,事實上他的本意是願意跟我們在一起,願意靠近我們


    小孩子很喜歡幫老師發本子,幫老師改本子等


      對孩子來說每件事都是遊戲


    他沒什麼人生經驗,對某些危險的事情他並不清楚


    當他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容許他可以碰傷,他才知道這是尖的,需要躲開


別拿孩子出氣


      父母對每個子女的情感可能很不一致


    當無意中比較討厭某一個孩子的時候,必須要意識到,然後才能通過自己的討厭心情,去平等地關愛每一個孩子


      有些父母對自己沒信心,也不信任孩子


    父母曾經受傷這個心情必須化解掉,不化解的話,孩子收到的訊息是「你都不信任我」


    自己是針對孩子的個人行為來幫助他、輔導他,還是藉著孩子出另一個人的氣,或是對自己沒信心,卻把這份不放心投射到孩子身上,自己都要清楚地意識到


可能是爸爸很小就交了女朋友,很怕自己的孩子走同樣的路。


一個男生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成熟度還不到戀愛的階段,可是聖誕節收到小女生寫來的聖誕卡,爸爸媽媽緊張的追問這個女孩是誰,好像他們已經發生了關係。


父母一點都不信任他,一直追問到底。


從此以後沒有人敢打電話給他,因為每次有電話來,爸爸媽媽就把別人臭罵一頓,或是來個身家調查。直到現在進入成年期,他還是朋友很少,可能就是在小時候交朋友上曾受過傷害。


他自己也覺得不想交朋友,交朋友就是給父母帶來麻煩,父母會問來問 


父母自己沒有通過的心情


      成功父母的關鍵:


    能夠了解掌握自己的感受


    察覺自己有什麼過不去的感受並掌握住


    也能體會孩子的感受


    體會孩子是一個沒成熟、沒有長大,常理不清頭緒、無法約束自己的一個孩子


      為人父母者,比較容易被觸動的情緒,就是自己沒有「通過」的心情


    當年自己書沒有唸好,一看到小孩子讀書就很擔心


      媽媽很鎮定,媽媽很信任孩子,孩子也會感覺得到


    很多時候,孩子在空氣中就感覺到「媽媽覺得我很差勁」,無聲的語言比有聲的語言還厲害


父母自己沒有通過的心情


      小孩不是要用來補償自己沒有的,做父母要對小孩子因材失教


    有些人要孩子補償自己過去的缺失,比方說小時候沒有學鋼琴,現在孩子一定要學鋼琴,不管他有沒這方面的能力


    或者小孩子的智商也許沒有到大學的程度,也一定要他念大學


   人活得愉快就好,假定夫妻二人擺地攤很愉快,高高興興地做平常人,為什麼一定要戴方帽子呢?


掌握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體會到我們大人「很急的情緒」,但我們不可以有「很急的行為」


媽媽心裡很急,恨不得孩子快點吃完早餐可以準時出門


 


很急的情緒媽媽真的很想對你大吼,也很想對你大叫,媽媽心理急,很怕上班會遲到,因為你上了學我才能去上班


很急的行為對孩子大吼大叫 


掌握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能容忍消極情緒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就像一個杯子,這個杯子假定裝得很滿了,我們要再加一滴水,它都會滿出來,因此我們必須要經常去化解自己的情緒 


      化解自己的情緒要注意方法,要用一些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方法--


   譬如等家裏的人都出去時,我們可以拍拍桌子,大罵幾聲


    當事人不在場,也沒有人聽到,但是我的情緒也化解了


讓孩子有犯錯的空間


      自責是最糟的心情


    在工業社會,每一個人都很忙,我們心裡面很緊、很急,也養成長期不照顧自己的習慣


    很緊、很急,就很容易發怒,很容易讓怒火發出來,或者沒有理由地處罰孩子,結果就很自責


      我們要容許我們的孩子有時候可以不聽話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聽話,可是當他們有情緒時,就無法聽話


    我們自己是大人,有些時候我們也很不想去上班,所以小孩子不想去上學也是理所當然


子不聽話時  媽媽要說:怎麼啦?…發生什麼什麼事情啦?


 


而不是:你這麼小就不聽話,那將來還了得啊? 


幫助他去經驗挫折


      消極的感受有時是必要的


   人生必須要有某些痛苦,而有些父母就從來不讓孩子有痛苦


    我們必須容許自己的孩子可以受苦,可以很難過,也可以讓他接受挫折好好地哭一哭 


      做錯事情沒有好沒有壞


   小孩子必須從錯做到對,重點是錯了以後,我們要如何去陪伴這個孩子,要如何去跟他說話


    當孩子碰到挫折的時候,不是一股勁兒的幫他把挫折挪開,而是要幫忙他如何去體會這個挫折,經驗這個挫折,才能夠幫忙他通過自己不好的情緒,去出一條新路來


幫孩子疏導情緒


      感受需要疏導和化解


   哭和笑是化解情緒最好的方法


      疏導感受首先要察覺


   要意識到自己裡面的變化


    感受需要去陪伴與體會,體會之後,身體本身就有能力化解


有時候我們會說:就是因為你說了那句話,所以我才發怒


這句話是不負責任的。


假定我容納情緒的容器很空的話,別人講什麼話都沒有關係,跟我有關係的部份,就是我小時候這個地方受傷了,所以別人講這句話才會踫到我的舊傷口。 


幫孩子疏導情緒


      能夠疏導情緒的小孩子,他雖然在青少年的時候吸毒,但他不會終生吸毒


   在美國有一項紀錄,美國人的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會附和別人而去吸毒


    比方說年齡較大的同學會煽動他說:「啊!吃了那個以後,好輕鬆!好愉快!你怎麼不去吃呢?」「你不吃,就真是個土包子」


誰是孩子的依靠


      孩子的生存全仰賴父母


    孩子從幼小開始就對父母的關係、父母的健康、父母的安危等都非常敏感


    很多被奶奶帶大或外婆帶大的孩子,他說:「每當外婆在睡覺時,我都要去看一看她有沒有呼吸,我很怕她死掉!」


    小孩子的生存都要靠周圍照顧他的大人,因為奶奶的死活就是他的福利所在,所以奶奶若死掉,他就無法生存


    要小孩仰仗一個頭髮都白了,隨時都會死的人,對小孩而言隨時都可能失去安全,所很沒有安全感


    父母的關係不好,也直接影響到孩子


小孩很怕爸媽離婚,他覺得很不安全


孩子會想….完蛋了!你們要分手,那我們怎麼辦? 


飆車孩子的心結


今天之所以要去飆車,是因為我覺得生不如死。飆車還可以有一個刺激,讓我高興一下,如果不幸死掉也可以,反正我生不如死


生不如死是一個感受,與事實完全不符合,可能在現實中我們都活得很好,可是偶爾也因為被老闆當眾斥責,而有的感受。 


有時候我們真的挫折,恨不得去死掉,但這只是一個情緒而已,通過了就沒有了,我們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不懂得人有情緒,不懂得人需要疏導,也不懂得情緒與事實不符合,就覺得死掉算了。


 


聽出言外之意


媽媽買了兩件衣服,姐姐一件他一件,小孩子一看到衣服,就說: 我不要! 


你這個孩子不識抬舉!媽媽覺得很奇怪,買了衣服給你,你不要,就大聲斥責孩子


我們要盡量走進孩子的心裡面,看看這件事是否碰觸了他某種心情,而不是馬上指責他、責備他做錯事情。 


聽出言外之意


有時候小孩子說:「我不要去上學!」


急著把他控制…..小孩子怎麼可以不上學?每個孩子都要上學。


了解他的心情…. 是不是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喜歡上學?


很多媽媽爸爸沒有時間跟孩子理論,一開始就罵,急著把他控制住,其實最需要清楚的,是從事件上去了解他的心情,真正聽到孩子裡面的心情。


 


父母怎樣跟孩子講話


媽媽在廚房裡做飯,上幼稚園小班的孩子搬了許多玩具到廚房去,以前這位媽媽沒學過「積極傾聽」時,就會罵他:


但那天媽媽沒有罵他,她對他說:不要來這裡嘛!媽媽這邊有妳好多熱的東西,把你燙傷了該怎麼辦?


你很喜歡把玩具拿來,和媽媽在一起喔!你很喜歡媽媽在哪裡,你就在哪裡。 


她講了這兩句後,小孩馬上把完具收走,自己去客廳玩了。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對他用「積極傾聽」,他也許有時候不懂,可是他感覺到你在體會他的心情,這樣就夠了。


 


別在無意中傷害孩子


      我們跟孩子講話的時候,眼睛要看著他,而不是一面洗菜,一面跟他講話,連看都不看他一眼


      我們經常在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譬如說我們和老師或鄰居談天,說到自己的孩子:「他小時候曾經發高燒,可能腦子燒壞了。」這些話無意當中,都會傷害我們的孩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假定是我們自己的錯,我們必須向孩子表達,因為要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話,就要讓他感覺被尊重


以溫和的態度和孩子交往


       小孩理智未成熟,感受卻很靈敏,他會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脅,活下去有困難,此時他的心情會很不安


    小孩從出生開始,無法得到照顧自己的能力,完全要靠父母,當他生理上的需要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會很不安,會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


有時你會說:隔壁鄰居的小明,他很會幫媽媽做事隔壁鄰居的小明,他很漂亮壁鄰居的小明,他很會照顧弟弟妹妹. 


可是他聽到的是:我沒有小明能幹,我不幫你做事我沒有小明漂亮 


 


以溫和的態度和孩子交往


n人的自信,在嬰兒期就培養出來了


n孩子已經很靈敏,假定在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好好注意這個孩子,或者有些孩子在月子裡就被父母親打,這個不被尊重的感受已深深的烙印在他的人格上


n孩子需要我們在態度上、感覺上十分的重視他


n並不是你為他做了很多事情,為他存了很多錢,這些都不是他顧慮的,他只顧慮你現在對他的態度 


 


無條件的愛


      人有長處也有短處,人需要很平靜的、很坦然的、很安心的發展他自己,而不是常常被父母帶去獻寶


    孩子本身智慧的高低不重要,假定特別偏愛這個孩子,這個孩子的負擔也會很重,因為他經常要在人前表現得很好


    在個案中,常常看到很多小時候被父母親偏愛的孩子,是因為長得特別漂亮,或是特別的能幹,不過卻也造成孩子很大的壓力,好像經常要扮演明星那樣,要隨時隨地表現得很好


    還有些小孩子不懂事,在兄弟姊妹當中,以為自己是被爸爸媽媽特偏愛的,就會去去欺負弟弟妹妹


小時候父母親對孩子的偏愛,造成兄弟  姊妹當中起了一起糾紛,到了成年之後都還很難彌補 

都是自己的感受在作祟


      打是最傷尊嚴的一件事情


    父母親對孩子的獎勵與懲罰必須很清楚,我們獎勵懲罰的是孩子的行為


    孩子行為不當時,如果年齡還小,理智未成熟的時候,我們要打;


    但長大以後,孩子已經懂得道理之後,就不用打


      我們需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自己本身有問題的時候,就說小孩子不尊重我們


    三歲的孩子本來就會有自己的主見,很喜歡照自己的意思行事,這是小孩子的反抗時期,他不是不尊重你


    有的小孩三歲會說謊,我們要認清真相,是不是孩子說真話、誠實的時候,做父母的反而打他、罵他,所以他敢講真話


      對還不能夠明理的孩子,我們要打;可是等小孩懂得了道理,你可以跟他談,可以讓他知道這東西的危險性時,就不可以再打了


培養孩子做自己的決定


      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經常要小孩子服從、聽話,覺得他凡事都按照我們的意思做就是好孩子,教育這孩子也許很容易,可是他卻沒有學會自己下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審判的戰犯中有一個希特勒的手下軍官,當他被審判時,就說: 


我都是執行上面的命令,我從來沒有做錯過什麼事情,當年也許我是幫希特勒殺了很多猶太人,可是我都是執行上面的命令,所以我沒有做錯,我沒有任何的罪。 


假定別人給我的命令是要我去傷害另外一個人的生命,我要不要檢討一下我能不能夠去做?或者別人要我一起去貪?這些都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他做決定的能力,而不是要小孩子無條件的服從。


 


了解孩子的天賦與成長的速度


      一個受肯定的人,他可以有弱點,不被肯定的人才要八面玲瓏


     我們常常要求自己面面都玲瓏,所以我們才會緊張,緊張使人消耗精力,當精力消耗殆盡,孩子就沒辦法完全發展他的智慧與能力,所以要容許他可以有弱點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弱點,雖然有些孩子的能力很強,但他還是有弱點


     我們做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肯定他的優點,接納他的弱點,我們要了解他、尊重他天賦上的能力,而不是要他跟其他人一樣聰明


智障的孩子來到這個家庭也都有他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他了不起的優點: 


有個家庭有一個智障的孩子,這個智障孩子的確給父母親增加了很多麻煩,全家人都把心擺在他的身上。本來父母親經常吵架,自從這個智障孩子來了以後,兩人同心協力地照顧孩子,變得十分合作,也學會了互相關愛。 


了解孩子的天賦與成長的速度


陪伴孩子通過失敗的低潮,這對孩子而言是非常珍貴的 


有一個從失敗中再爬起來的經驗,在往後的歲月裡,他會清楚「人生可以失敗,我會走出來」這樣的心情是用錢買不到。 


不管幾歲都要尊重他


為所欲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的孩子常常是最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我們要給小孩一個規範:在幼兒期與遊戲期的孩子,他喜歡到房子裡的每個地方東摸摸西踫踫的,我們就要告訴他:你只可以在這個房間,在這個角落,隨你爬來爬去,這那兒是沒有危險的 


 


不管幾歲都要尊重他


      能夠把握住自己的生活,這對小孩來說很自傲的,他會覺得很驕傲:「我跟大人一樣」


    這感覺足以讓孩子產生一種尊嚴


    有時小孩會忘掉一些事情,這種忘掉事情的偶發事件我們也不需要處罰,因為大人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


    我們只需要想盡辦法幫忙他,給他喜歡的東西,讓他有動力來培養一個新的習慣,這是一種尊重


不是經常跟他說:我就知道,這把傘你用三天就會丟掉,你的記性就這麼壞


要和顏悅色的對他說: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並不想把傘丟掉,所以現在爸爸媽媽要來幫忙你想辦法,看看怎麼樣能夠不丟掉 


及時的肯定


      孩子在學校裡和同學朋友來往的經驗,和老師來往的經驗,都需要被父母肯定


   會做事的人,他不一定能感受到自己有做事的能力


    需要被肯定了以後,才能夠踏踏實實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人生有正面也有反面,小孩子除了正面表現需要肯定,有時候意外做錯事,也需要被我們接納 


讚美的力量


      我們做父母的,常看到小孩子有錯就急著去矯正他,急著告訴他哪裡的錯,反倒很少給他讚美


   經常讚美我們的孩子,讓讚美來增強他的自尊


      我們獎勵或懲罰孩子是針對他的行為,而不是針對他這個人


我們不要說:寶貝好漂亮,所以媽媽要買新衣服給你穿這就會很傷別的孩子,特別旁邊有一個孩子會說:「我不夠漂亮!」漂亮是與生俱來的,孩子沒有辦法改變 


我們要獎勵的是他的行為:你按媽媽講的,鬧鐘一響自己就起來了,媽媽很高興! 


在孩子心中種下「內在天平」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內在天平,我自己知道我在哪些地方比較弱,哪些地方比較強


    別人講我的弱點時,我不需要跟人家打一架,或者極力證明我這方面很行


    自己也能肯定自己,因為我自己知道我有我的價值


有三個大學生來找教授聊天,其中有兩個有過性經驗。聊天時,那兩個有性經驗的就自以為了不起,覺得他們可以去踫女人了。


一會兒,那兩個學生走了,教授就問這個學生:「他們講話這樣眨低你,我聽了都替你抱不平,你怎麼沒反應?」 


學生說:「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媽就告訴我,要做個肯定自我的人。大約在我讀小學二年級時,鄰居小朋友來找我挑戰,他在我家門口兩手扠腰說:『你有種就出來跟我打一架。』媽媽對我說:『媽媽知道你很有種,不要因為怕人家說你沒種,就被人牽了鼻子走喔!』『出去打架很容易,忍住不出去打架,那才真是有種!』」 


我們與孩子都是平等的


      要以一種合夥人的態度去跟我們自己的孩子相處


   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是平等的關係


    我們要徵求他的意見,看他需要什麼,他感覺怎麼樣,而非完全的控制關係


    有時候我們必須容許我們的孩子有權利改變主意,也有權利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很多不夠自我肯定的人都是別人說什麼就照單全收,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有一位太太說:我的孩子是一個對什麼事都無所謂的孩子,遲到也無所謂,考試考不好也無所謂,讚美他、處罰他,他都無所謂,對這樣的孩子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對待他?


我們先接納孩子對事情的「無所謂」態度,然後再不斷的走進他心裡面去。要不斷的走進到他心裡,就必須先跟他做朋友。


 


~~~以上的林林總總,當我看完後,老實說:也沒什麼當刺毛娘的自信了.憑心而論,活在經濟衰退工商界的我們,如何能在拼經濟的工作壓力下,回到家連喘息時間都沒有又要能與小孩在安穩中不生氣的過生活.


我想我得先學會如何放鬆才有辦法進入這對小孩什麼都不能生氣的年代~~~正被一陣無力襲擊的刺毛娘….無奈中…


不知各位看完後,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想呢???哎~什麼都要做,怎麼做都錯~~~又是一陣的無力感加無奈…呼~~~!!!


   在這冷冷的天裏,願大家看完也能動動手指頭溫暖一下身心發表一下自己的內心看法讓大家來做個交流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刺毛蟲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